12亿增资“输血”落地中华人寿三季度末仍未扭亏
今年三季度,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人寿”)仍未走出亏损,年内累计亏损金额达1.41亿元。上季度,中华人寿刚完成12亿元的大额增资,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保险集团”)、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财险”)分别向其增资9.6亿元、2.4亿元。一边是股东方大手笔增资补血,一边是持续的利润亏损,中华人寿正面临着“输血”与亏损并存的困局。
今年三季度末,中华人寿的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9.98%、144.68%,分别较上季度提高2.06、3.69个百分点。
中华人寿在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为提升公司偿付能力、支持业务发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中华保险集团、中华财险分别按照现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公司增资12亿元,增资额分别为9.6亿元、2.4亿元。增资前后,公司股权结构保持不变,未损害公司、股东及保险消费者利益,有利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截至二季度末,增资相关流程已全部完成。
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亦是增资完成后交出的首份业绩报告,直观反映了增资后的经营偿付状况。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今年三季度末,中华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0.06亿元、-1.41亿元;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9.98%、144.68%,分别较上季度提高2.06、3.69个百分点。
中华人寿作为中华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初始注册资本为15亿元,由中华保险集团(持股80%)、中华财险(持股20%)共同发起设立。2018年至今,中华人寿经历了四次增资,股东注资累计超过20亿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立九年以来,中华人寿累计亏损金额已达18亿元。
2018年,中华保险集团、中华财险计划向中华人寿合计增资3亿元,并于2019年获批并实施。2021年,两位股东再向其增资8亿元,注册资本升至26亿元;2024年增资3亿元升至29亿元。再到2025年,两位股东大额增资12亿元后,注册资本变更为41亿元。四次增资均按1元/股的统一价格,由两大股东定向认购,最终保持原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股东方的持续“输血”与其持续亏损、偿付能力承压的经营困境有关。自2015年成立以来,中华人寿仅在2016年实现盈利,其余年份均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超18亿元。2017年,公司净亏损达1.42亿元,2022年亏损金额增至2.51亿元。2023年亏损幅度显著加剧,净亏损达6.23亿元,2024年虽较前一年略有回落,但仍维持在4.94亿元的高位,整体亏损规模较前期大幅增长。
反观保费收入方面,中华人寿亦曾有过高速增长的阶段。2017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仅为4.35亿元,期间一路高歌,并在2022年突破65亿元的峰值。进入2023年,其保险业务收入仅为57.39亿元,同比下降11.89%,出现成立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024年这一数据再度小幅回落至52.5亿元。连续两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下滑,折射出业务增长面临的阶段性压力。
偿付能力充足率作为保险公司的“生命线”,中华人寿这一指标的变化亦直观反映了其经营风险状况的波动。2018年末,中华人寿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达279.16%的高位,2021年末仍维持在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15.8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56.83%相对稳健的水平。自2022年起,中华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当年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降至97.55%、125.19%。2023、2024年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在70%-72%区间徘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稳定在125%-128%左右。
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提及,受利率曲线下行影响,中华人寿非经营性亏损仍在持续扩大。2024年,受利率下行影响,中华人寿亦已增提保险责任准备金。再结合前述经营业绩情况来看,中华人寿的净利润持续亏损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作者梳理发现,银保渠道为中华人寿核心业务渠道。如2022-2024年间,银保渠道规模保费占比分别为57.45%、52.01%、48.49%。随着“报行合一”实施后,银保渠道竞争力减弱,保费贡献度有所降低,但银保渠道依然为公司第一大销售渠道,银保渠道通常以销售理财属性的年金险、终身寿险为主。2024年,中华人寿仍以增额终身寿险和健康险为核心产品,但为降低负债成本,公司由增额终身寿险向分红险转型,年内传统寿险规模保费及占比均同比下滑,但仍为公司第一大险种。
在此产品结构下,中华人寿面临一定的满期给付压力,并在2023年经历过一轮退保高峰。2022-2024年,中华人寿的退保金支出分别为4.38亿元、11.44亿元、9.18亿元。今年三季度末,中华人寿的综合退保率为3.3%,较上季度末上升0.65个百分点,并强调退保率在可控范围内。作者注意到,中华人寿在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退保金额和退保率居前三位一共有六款产品,年内累计退保金合计达7.66亿元。
费用支出方面,2022-2024年,中华人寿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别为12.75亿元、4.67亿元、2.93亿元。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在2022年达到峰值,随后受新单保费收缩以及银保渠道执行“报行合一”影响,逐渐大幅减少。
投资端方面,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中华人寿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41%、3.62%。
值得注意的是,中诚信国际在对“23联合人寿资本补充债01”最新一期跟踪评级信息公告中提到,投资资产质量方面,在信用风险持续暴露背景下,公司投资资产出现逾期或违约风险。截至2025年8月末,公司违约投资项目账面成本合计6.45亿元,减值准备余额合计1.06亿元。公司处置风险资产,部分项目化解已取得重大进展,2025年1-8月累计实现回款0.55亿元,仍需对公司非标资产投资的相关风险及项目的处置情况保持密切关注。